競逐穿戴市場 整合2種無線技術成趨勢
在美國科幻動作電影中,經常可以看到男主角戴上眼鏡就能看到眼前浮現一張張影像,或是女主角拿下掛在脖子上的項鍊就能取得所需資訊,隨著IT技術進步,曾幾何時,這些電影中的科幻情節,竟也變成了生活中的真實場景。
目前,這種可以穿戴在身上的電子產品市場上並沒有統一的稱呼,或稱穿戴式科技、穿戴式裝置、可穿戴式智慧電子產品、智慧式穿戴式裝置等,為便於文章閱讀,本文在此一律以智慧穿戴式裝置謂之。根據拓璞產業研究所的定義,但凡具備以下5大功能者,即可歸類為智慧穿戴式裝置:(1)能穿戴在使用者身上;(2)具備一個運算處理核心;(3)可以執行各種功能的軟體系統;(4)具備有線、無線連接網路或其他裝置的能力;(5)具備不同目的的感應器。
其實,早在1980年代學界便已開始研發具有電子功能的智慧型服裝,只不過當時電子零組件體積仍然偏大,並不適合穿戴在身上,故此時的智慧穿戴式裝置僅止於學術研究而已,之後技術不斷演進,2004年微軟提出SPOT(Smart Personal Objects Technology,智慧型個人用品)平台,並與國際手錶大廠Fossil、Sunnto、Tissot與Swatch等合作,推出搭載SPOT平台的智慧手錶,可說是智慧穿戴式裝置發展上一個重大里程碑。
這些SPOT智慧手錶具備記錄人名?電話號碼、收發簡訊?電子郵件、上網...等功能,只可惜當時的連網技術、應用與市場皆不夠成熟,並未受到使用者青睞,在2008年便宣告終止服務,之後雖然也有廠商推出類似裝置,但市場反應依舊冷淡,直到2012年6月Google發表智慧眼鏡Google Glass樣品,加上蘋果傳出預計在2014年推出智慧手錶iWatch,市場上才又再度點燃智慧穿戴式裝置的熱潮,不僅成為2013年美國CES與台灣Computex的展出重點,各大研究機構也紛紛發佈預測數字,看好其未來的市場成長性。
像Gartner在2013年後IT部門與IT用戶趨勢預測中便指出,智慧穿戴式裝置將改變人們目前依賴手持裝置的習慣,未來將結合資訊、醫療、健康等應用繼續成長,預估2016年市場產值將超過百億美元。IHS全球透視分析師沃克(Shane Walker)則預測,智慧穿戴式裝置的市場規模在2018年以前,就有希望成長至300億美元。台灣研究機構MIC也認為,智慧穿戴式裝置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81.9%,市場規模預計從2014年的31億美元,擴增至2018年的341億美元。
獲手機作業系統商支援 藍牙BLE勝出機率高
由上述各項數據來看,智慧穿戴式裝置的前景備受期待,而在其中扮演資料傳輸關鍵角色的無線通訊技術,也在市場上展開百家爭鳴的態勢。
由於智慧穿戴式裝置多半穿戴在人體,體積輕薄短小、省電是產品設計時主要考量,因此不能做太過複雜的運算,其運作模式不外乎蒐集或儲存資訊,之後再傳輸至手機或其他裝置進行分析運算,在資訊傳輸上,各家業者多半選擇低功耗的短距無線傳輸技術,隨著應用面向不同,智慧穿戴式裝置所使用的短距無線通訊技術也略有差異。
IHS IMS Research在「穿戴式科技-全球觀點」白皮書中,根據智慧穿戴式裝置的應用面向將其分成4大類:運動健身(Fitness and Wellness)、資訊娛樂(infotainment)、醫療照護(Healthcare and Medical)、及工業/軍事用(Industrial and Military)共四類。其中,運動健身及醫療照護類發展較早、速度也快,不僅是2011年廠商營收的主要來源,更是目前智慧穿戴式裝置市場上的主流,此類裝置有很高的比例採用ANT/ANT+標準,如計步器、心跳監測器等。
不過,著眼於智慧穿戴式裝置的蓬勃商機,其他短距無線傳輸技術當然不可能讓ANT/ANT+專美於前,也跟著加入市場成為競爭者,首先是藍芽技術,藍芽SIG在2010年6月正式發表BTv4.0版本,並在其中加入低耗電的新標準BLE (Bluetooth Low Energy),甫一宣佈便獲得晶片與系統大廠的支持。
至於ZigBee則針對健身、看護類的無線應用,訂立出ZHC(ZigBee Health Care)標準,由於藍牙與ZigBee皆已獲得國際組織Continua健康聯盟(Continua Health Alliance;CHA)的認可,在健身醫療用穿戴式裝置的發展速度相當快,此外NFC也不遑多讓,在2013年CES展上便看到日商歐姆龍(Omron)展出採用NFC技術的睡眠與心率監測機。
由此看來,各種短距無線通訊技術皆各有支持者,短期內似乎很難看到哪一個技術會獨占市場鰲頭,不過若站在「與行動裝置互連」的角度來看,藍牙勝出機率似乎比較高,因其擁有手機作業系統廠原生支持的優勢,Bluetooth SIG便樂觀預估,在各大作業系統商的支援推動下,Bluetooth Smart 裝置(即支援BLE但不支援傳統藍牙的藍牙裝置)出貨量可望有高達 10 倍以上的成長。目前,包括蘋果、微軟、BlackBerry 及Google皆已宣布將原生支援 Bluetooth Smart,換句話說,只要採行BLE傳輸技術的智慧穿戴式裝置都能與行動裝置互相傳輸資訊。
而NFC雖然也有手機製造商的支持,像是Nokia、HTC、Sony、三星、Nokia等皆已推出NFC手機,不過NFC有傳輸對象及距離的限制,同時間只能一對一傳輸,傳輸距離最遠20公分,想要超越BLE似乎不太容易,但卻可以與BLE同時並存、互補應用。
使用者將穿戴式裝置與智慧型手機互碰,透過NFC建立安全連線,不需經過麻煩的設定流程,而BLE則負責將穿戴式裝置所蒐集到的資料(例如消耗的熱量、心跳速度等),傳送至智慧型手機或雲端設備,像Sony前不久推出的智慧手錶SmartWatch 2,便同時兼具藍牙與NFC技術,透過NFC與Android 4.0以上智慧型手機輕觸配對,再以無線藍牙與手機連線互動。
至於ZigBee與ANT/ANT+在沒有獲得行動裝置支援的前提下,比較可能的發展方向應該是不需連結手機、純粹只做醫療照護用的穿戴式裝置。
除了運動健身或醫療照護用的智慧穿戴式裝置外,IHS IMS Research預估,資訊娛樂用途的智慧穿戴式裝置未來將大幅成長,此類產品以消費性電子廠商所推出的智慧手錶或智慧眼鏡為主流,通常具有瀏覽手機簡訊?電子郵件、遙控手機(如:拍照)、觀看影片、導航...等功能,通常被定位成智慧型手機之延伸性產品。
此類智慧穿戴式裝置通常支援多種無線通訊技術,除了藍牙、NFC外,Wi-Fi Direct也是常見的選項之一。Wi-Fi Direct讓 Wi-Fi裝置不必透過無線網路基地台,就能以點對點的方式,直接與另一個 Wi-Fi 裝置連線,進行高速資料傳輸,倘若未來智慧穿戴式裝置有高速傳輸資料需求的話(目前還沒有),那麼Wi-Fi Direct將是現行短距無線傳輸技術的勁敵。
總結來看,在智慧穿戴式裝置市場上,目前還沒有哪一種短距無線傳輸技術是主流,低功耗藍牙BLE雖然最具發展潛力但未必會獨占市場,根據IHS IMS Research研究報告指出,整合兩種以上無線通訊技術裝置的比例將會大幅成長,至於哪種技術會與低功耗藍牙BLE,可能得視智慧穿戴式裝置的應用面向而有不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