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FR加延遲策略 推升供應鏈效能
有人形容,供應鏈就像是一個大牌局,儘管大家同處一室,但每個人手中都握著自己的牌,究竟要將牌牢牢緊握、避免他人窺探?抑或開誠佈公,藉由攤牌來形塑彼此之間的互信合作氛圍?。
每當談論SCM應用過程中、最難解決的問題為何,大多數人都會指向兩件事,一是供應鏈成員e化成熟度的不一致,另一則是在供應鏈管理流程變革的過程中,伴隨而來的阻力,特別是隨著供應鏈作業模式轉變後,企業主事者的心態問題。
事實上,歐美企業的SCM應用,通常都奠基在運籌管理等強大的理論基礎,所有的管理概念,都源自於這些理論基礎而來,相形之下,包括台灣、大陸在內的東方企業,比較缺乏這般理論環境,導致從事供應鏈管理的人員,相對不擅長在供需之間採取最佳化的控制與平衡,所以看似已無問題的e化成熟度,其實仍有亟待進步的空間。
正因為資訊化水平尚待進步,因此不管是企業內部的功能整合,抑或與歐美的客戶、供應商或協力夥伴之間,意欲進行供應鏈整合,似乎都存在若干需要被解決的難題。
只不過,也有另外的一些人認為,供應鏈成員之間資訊化水準的不一致,其實並不是特別棘手的大問題,只因個別成員的價值是不均等的,它就有點像是80/20法則一般,20%的供應鏈合作夥伴,掌握了高達80%的價值;因此企業其實僅需針對這兩成夥伴做好資訊整合即可,要想將所有供應鏈夥伴都納入SCM系統,是沒有必要的,反而應當關注的重大議題,乃在於因為流程改變所衍生的阻力。
攤開底牌 未必陷於不利
在過去,參與供應鏈「牌局」的企業領導階層,多傾向緊緊握住自己的牌,唯恐別人看到,可能讓自己陷於不利;但如今因應供應鏈整合、導致作業模式改變,等於已經邁入一個全新境界,如何在合作夥伴之間建立互信關係,彼此願意共享資訊,已成為相當重要的事情,在此前提下,企業顯然不宜再繼續採取封閉態度,必須轉變心態,把底牌攤在彼此的眼界之下,未必是一件壞事,因為唯有如此,才可能讓大家通通都成為贏家。
然而縱使把牌掀開,也並不意謂要做到全不設防、人盡皆知,唯有合作夥伴才能看,以免誤將關鍵資訊傳遞予競爭對手;但問題來了,面對合作夥伴以誠相待,雖然可謂美事一樁,但似乎也無必要把所有的牌都一張張掀開,所以必須確保自己所公開的牌,一定是攸關供應鏈成敗的王牌,是需要被即時交換的需求或庫存等關鍵資訊,這些資訊對於加快供應鏈的反應速度,往往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可以肯定,供應鏈成員所需共享的資訊內容,勢必得在事前進行縝密規劃。
既然決定要互相看牌,而且也把彼此間可以看牌的範圍,界定得清清楚楚,那麼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確定看牌方式;在以往,因為缺乏網路導致彼此聯繫不易,所以只能倚靠大量的電話、傳真來傳遞資訊,但現今網路技術蓬勃發展,也讓SCM系統可以輕易實現資訊的傳遞與共用。
負責主導B2B協同運作的企業,必須考量到資訊化水平較低的供應鏈夥伴,有義務建立一套可讓大家易於使用的資訊平台,並循循善誘促使夥伴的資訊應用能力提升,如此一來,大家才更容易看到彼此的王牌。
如何評量SCM應用效果?
歷經一連串努力,企業最想知道的,是如何針對SCM應用效果進行評量。
某企業資訊長指出,談到SCM應用成效,不妨可以沿用一些現存的企業績效管理指標來予以評價,其間包括了庫存部位是否下降、缺貨次數是否減少、採購成本是否下降…等等項目,當然,廣義的SCM不僅涉及企業內部的資訊整合,也如同前述涉及跨企業之間的資訊交流,針對這個部分,企業則可針對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資訊溝通速度,根據系統導入前後的實際表現進行對比。
另有業者建議,企業除了以時間為軸,將過去自己與現在的自己進行對比,此外也可選取產業界中較具領先地位的企業,以此作為標竿,評量自己與該公司之於各項評量指標的差距,到底是縮小、持平或擴大,藉此評斷企業自己的SCM應用效果究竟是好是壞。
然而企業無論想做何比較,顯然都需要一套堅實強大的績效管理架構,主因在於,SCM應用是一種易於數位化的流程,所以為了有效衡量其應用成效,實有必要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出發,建立一個由IT技術所驅動的績效管理模型,以利於日後隨時觀察績效的起落。
CPFR與延遲策略 堪稱兩道妙招
前已述及,在供應鏈這場大牌局中,任何一位成員,都必須建立攤開手中王牌的心裡準備,至於資訊互通過後,能夠施展何等妙招?毫無疑問,包括CPFR及延遲策略,肯定是可行性甚高的選項。
所謂「協同規劃、預測、補貨(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CPFR)」,是一種建立供應鏈管理協同程序的觀念,旨在把供應鏈成員之間的規劃、預測、補貨所需的資訊,加以有效串聯與分享,藉此整合供應商、製造商、零售商之間的供需環境與作業流程,赫赫有名的Wal-Mart,即是CPFR這套「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之供應鏈管理概念的源頭所在。
觀察過往台灣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多側重於研發、製造等環節,較少顧及市場變化,所以每當外在環境驟變,因而導致供需失衡的時候,往往都應變不及,最終僅徒留大批難以迅速去化的原料、半成品或成品,連帶觸動了營收下滑、財務惡化的負面效應。
惟落實CPFR後,供應鏈協同夥伴之間即能就規劃、設計、開發、補貨、KPI等產銷活動環節,研擬出最佳化做法,使各方都能依據最終消費市場的需求,各盡其能、各取所需,不會再盲目生產一堆賣不掉的產品、或採購一堆用不到的原料。
至於「延遲策略(Postponement Strategy)」,亦屬奧妙無窮,其旨在將供應鏈上的產品劃分為「變」與「不變」,儘可能將後者極大化,如此企業才能備妥標準部件,事先搞定通用性的生產任務,至於其餘的差異化、客製化需求,也就是「變」的部分,企業則可延遲到接獲訂單之後,再來專心應對,終至縮短產品的交付週期,讓供應鏈夥伴同蒙其利。
何以需要執行延遲策略?業者解釋,雖然透過供應鏈上下游的資訊共享,舉凡Rolling Forecast、庫存水位等關鍵資訊的透明度都已攀高,但這並不意謂供應商日後皆可一律採行「MTO(Make to Order)」模式,只因世間絕無這麼美好順利的生意,經常總是會有一些急單需求需要應付,所以MTO外也需兼顧「MTS(Make to Stock)」,而包括生產延遲、物流延遲等延遲策略,正是在MTS、MTO間求取平衡點的最佳模式。
伴隨供應商實施延遲策略,其客戶亦得以雨露均霑,一方面可大幅縮短核心材料的備料前置時間、達到最適化的安全庫存量,二方面又可避免朝向「將庫存壓力通通丟給供應商」傾斜,從而維持夥伴之間的互信互利關係,堪稱是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