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年的六大焦慮,根據本月遠見雜誌台港星滬〈華人青年翻轉力大調查〉,依序是房價過高、學不致用、薪資過低、資金不足、缺國際觀、和機器人取代工作。這份針對四地18至35歲年輕人所做的「調查顯示,台灣青年對於現狀的焦慮感,竟是華人圈最高的」。尤其是「台灣新生代對大環境最具無力感」特別需要警惕關注。國際觀與機替人我先前文章已有探討,本文聚焦最堪憂慮的「無法學以致用」問題,以接續光磊與文漢同學的先前討論;畢竟青年若能持續學以致用,將有助於克服其它五項焦慮。
台青今日的近憂逼人是總統普選以來台灣各界領導與家長遠慮不足的後果。民主,民主,多少的罪惡假汝之名而行!縣縣加設國立大學實為政策買票,教授治校、學生鑑師早流為割據舒適圈取暖,溫水煮青蛙20年的結果是三分之二的受訪青年認為「在學校所學不足以應付工作所需」。
月前有位閣員的臉書寫道:「台灣的教育是中央集權的公營大鍋飯,有法律保障經費,體制十分保守僵硬,不必有人負責,也沒有人有足夠的權能去改造它,是一個無權無責的體系,明顯已經走到絕路」。
學校所教與青年工作脫節則是我這一代作繭自縛與下縛的惡果。上週某學研界元老與我談起〈自然指數排名 台大輸蘭州大學〉:「全球最沉迷於SCI的就是部分亞洲國家,人稱SCI:Stupid Chinese Index…這件事已經呼籲了15年以上…台大電機系有一陣子是最沉迷於這個指標的…後來則是清華將這件事帶到更高的Level,所有事情均強調論文數…目前全球論文被withdraw的前三名國家依序為中國、台灣、韓國。」
這些當今從政者的心裡話驗證了我的長年觀察:台灣的高教體制膨脹保障的是老師的工作而不是學生的工作。比如說,中文、台文、華文系的三分增加了島內教授職,卻無助於畢業生爭取海外快速增加的教職。因為連當局都束手無策,台青得先自救!怎麼自救呢?第一步先認清政大校長周行一提醒的〈自學是你的最重要能力〉,第二步要看清未來工作走向。
當今世上最不怕學習無法致用的就是學AI人工智能的人。經濟學人報導以Google為首的世界市值最大公司爭相以重金和大項目網羅AI師生,華盛頓大學教授抱怨說他根本留不住學生。百度AI首腦解釋說因為他們的大電腦大數據更能讓人機學以致用。坊間新聞只說Google改名字母,我怕讀者不知今夕是何夕才寫〈Alpha-Bet超賭時代〉。這些最能動員與活用人才、錢財的公司間對賭,未來將加速解組改造眾產業與諸學業。
各國人民該怎麼辦呢?麥肯錫全球調查AI創業最強的美英中三國(註1)頂尖媒體皆指向終身學習。經濟學人今年首份特別報告就是《Lifelong Learning》。其中〈學與賺 Learning and earning〉一文的提要是:「科技變革要求教育與就業間有更強固、更持續的連繋。」光磊新文〈學術教育與技職教育〉裡的高尚大學主管尤需研讀報告解說的「此種新體制正在浮現的輪廓」。
不想坐以待斃,有志自學的青年可以參考《我懂你的知識焦慮》。這本書是大陸自媒體羅振宇反省《這一代人的學習》後,把個人獨角戲改成良師APP的終身、跨界、碎片學習宣言。書中他開宗明義講「閱讀的唯一目的,是升級自己的認知」;他請到的高人裡以吳軍最具通識,且貫穿學用,著有多套暢銷書。我們同學也在籌劃按台青需要製作類同的學程。
若說英國老媒體智深,中國新媒體勇為,紐約時報的Tom Friedman可稱仁厚。
9月底他在專欄裡談到:身處全球政治、科技、氣候皆變天的當代,必須經常調適且在個人、社區與國家三個層次推進。「個人首要須成為終身學習者,以能凌駕機器與算法為人持續加值。」…「在社區層次,要能建構複雜調適聯盟──在地企業參與訂定學校技能學程,社團和基金補強學習與實習機會,地方政府促進聯盟並請顧問團幫忙在世上招商引資。」
Friedman的提議正是我們同學自開專欄起與電子時報合作在宜蘭默默推行的事。我們心不老的同學勉為前鋒。為了創新:大膽選題,再戰更勇,得軟體者得天下的共同目標,我們正在推行〈軟體教育的新嘗試〉,走一條直接國際職缺與案源的活路,繞開建制死水作增量改革。使〈年輕人只求混口飯吃〉的全國性「教育、職場糾結不清的社會問題」得靠認知能升級的白衫軍各就崗位才好化解。我們願為馬前卒!
註1:〈The next wave: China's audacious and inventive new generation of entrepreneurs〉The Economist, 2017/9/23。
台大電機系1977年入學,台大土木系1981年畢業,台大城鄉所1985年畢業,獲加大柏克萊分校區域與都市計劃碩士、經濟學博士班肄業。旅美期間曾任柏克萊國際經濟圓桌研究員及美中日三國貿易論壇美方經理,並於矽谷創設Unitopia Corporation。返台後曾任太一信通公司董事長,從事國內與國際產業電子化,以互聯網軟體顧問貫串半導體設計、晶圓代工、封裝測試、代理流通、至系統組裝各業。2006年遷居宜蘭,設計打造宜人閣民宿,並從事宜蘭史、亞太史與全球化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