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hotspot
ADI
覃培雄
  • DIGITIMES顧問
台大電機系1977年入學,台大土木系1981年畢業,台大城鄉所1985年畢業,獲加大柏克萊分校區域與都市計劃碩士、經濟學博士班肄業。旅美期間曾任柏克萊國際經濟圓桌研究員及美中日三國貿易論壇美方經理,並於矽谷創設Unitopia Corporation。返台後曾任太一信通公司董事長,從事國內與國際產業電子化,以互聯網軟體顧問貫串半導體設計、晶圓代工、封裝測試、代理流通、至系統組裝各業。2006年遷居宜蘭,設計打造宜人閣民宿,並從事宜蘭史、亞太史與全球化史研究。
世變二:必爭之空:美中爭台與昂貴浪費的電子航太產業政策
美、中、歐、日半導體產業政策四出:中方大躍進不足為訓,歐、日半調子仍以美方馬首是瞻,然而美國科深技實、財大氣粗,其政策動向勢將影響台商未來經營環境,不可不察。
2022/6/24
世變一:今夕何夕:台系電子業、地緣策略家、與資本主義霸世週期
「在沒有什麼危險的時候,我們就是安安靜靜地做供應鏈的一環,可是等到世界不安靜了、也就是現在,台積電變成一個地緣策略家的必爭之地!」張忠謀2019年11月的這席話,揭示了世界與台灣大變局的到來。當時聆聽的人們萬萬沒有想到一場將奪走上百萬條人命,徹底改變全球人類生活與工作的瘟疫正在開始傳播。各地的升斗小民與大企業家在生平未遇的突發狀況下,只能倉惶應變,其大小決策的連鎖反應無意間在2年內把台系電子業抬舉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22/5/3
西方離散:弄臣熬成首相 英美跳脫歐陸
三年來世界經貿秩序動盪,科技業供應鏈政策風險加劇,其震央來自英美政局的詭變,台灣業者運籌全球不宜不察。由於認識到這是二戰後世界政經核心最大的板塊運動,兩年前我乃撰寫《英美恣意孤行 德歐維繫全球》、《英淪散島》、《美國夢魘》三篇短文簡要地觀測西方的前世與今生。西方政治板塊的推移是各國多場選舉的複雜連動結果,想為讀者駕簡馭繁,就得論斷預測。本月西方多起人事,一方面應驗前言,一方面揭示新連鎖反應:前文深入介紹的「一對老金男:川普與強森」今年的互動很可能導致我們自幼仰望的西方從此形成美英、歐陸兩個漸行漸遠的政經軍事板塊。
2019/8/2
台青作主:終身學習 執兩用中(下)
遠見雜誌10月號台港星滬〈華人青年翻轉力大調查〉調查裡最令人鼓舞的發現是在四地裡台青最勇於築夢。夢想力、驅動力台青居冠,執行力上海稱霸。然而「談到全力以赴是否會有好未來?新加坡青年卻比台灣囝仔有信心…新加坡…上行下效,使得年輕人也對未來有高度期待。」前文指出民既是主,從政的人就只能是客。台灣自由民主的代價就是政客多、媒體亂,皆大言不慚;當局越喊「前瞻」,我們落後「鼻屎大的國家」越遠。
2017/11/1
台青作主:終身學習 執兩用中(上)
台灣青年的六大焦慮,根據本月遠見雜誌台港星滬〈華人青年翻轉力大調查〉,依序是房價過高、學不致用、薪資過低、資金不足、缺國際觀、和機器人取代工作。這份針對四地18至35歲年輕人所做的「調查顯示,台灣青年對於現狀的焦慮感,竟是華人圈最高的」。尤其是「台灣新生代對大環境最具無力感」特別需要警惕關注。國際觀與機替人我先前文章已有探討,本文聚焦最堪憂慮的「無法學以致用」問題,以接續光磊與文漢同學的先前討論;畢竟青年若能持續學以致用,將有助於克服其它五項焦慮。
2017/10/31
觀西集之三─美國夢魘:AI 錢推鬼磨 常民庸主
〈英淪散島〉刊出後,有讀者提醒「國際政治詭譎多變,非科技人專長!」我聞言感慨良多,既因今日世局詭變的幕後大推手就是科技人,又因最早察覺變調根源的華人作家亦是科技人。前者是計算語言學會2014年終身成就獎得主Robert Mercer,後者是《旅美小簡》作者陳之藩;兩位電資前軰各自在美國政壇與華人文壇的影響皆非「行內人」可及。台灣科技人從大學用書起靠了美國一軰子;留美如過江之鯽,多只學一專長謀生,對美國不求甚解。如今宗主國未必可靠宜多留意,川普牽動世局的走馬燈新聞卻如浮光掠影。本文從上述兩位同行的視野切入,由川普思想與權力的根源,帶您觀察美式自由與民主的丕變。
2017/9/11
觀西集之二─英淪散島:菁英弄臣 憤民苦主
相關閱讀:觀西集之一 ─ G19+1:英美恣意孤行 德歐維繫全球
2017/8/4
觀西集之一 ─ G19+1:英美恣意孤行 德歐維繫全球
隨著全球連動的加深加劇,你我”從心想…到事成“之間的變數愈來愈多、愈來愈複雜。更加不確定、更加難理解的未來是從大國領導到升斗小民都需面對的共同命運。不論是人生怎麼走、錢財怎麼放、信息怎麼跟都不能沒有國際視野,否則前途只會越變越窄。
2017/7/25
從李家同訓酸民反思台灣公民社會
〈思領導〉一文提出:「觀復知常」以指引部屬走上正路是領導人的職責所在。隨著時代加速,變動加劇,「失職」的領導會越來越多;如何「跟對老闆」是眾人未來的重大挑戰。領導「知命」、部屬「知人」在科技業是競爭淘汰的長年戲碼;個人有選擇自由,優勝劣敗自作自受。在政治領域,雖然前文提及台灣領導人實不「知命」,真正的病根卻是公民太不「知人」;畢竟在我們的一人一票制度下,有什麼樣的頭家就會選出什麼樣的總統。本文透過李家同上個月的直言與深文,扼要檢視台灣公民社會的近況與未來。
2017/7/3
讀經典思領導:觀復知常,沒身不殆
在產業或世局劇烈變動的年代,領導比管理重要的多。組織一大,部別班分,內部協調常耗用大量注意力,降低對外部變化的知覺;按習慣辦事一旦錯失商機,做對再多小事也無補大局。東芝集團財務惡化,去年退出消費性筆電,不察客戶情勢的和碩高階人事大地震,驚動企業界。上週冠蓋雲集會診工研院、資策會恐無力因應國家創新需求的陳痾,勢需翻攪學研界。在Wintel稱霸、台灣順起的前世,生態體系含的是生物、礦物;在IoT/AI當道、台灣徬徨的今生,生態環境成了策略對象,含的是軟體、硬體。生態一詞的前世興起主因工業污染,它的今生借喻則因雲計算也是萬物並作,息息相關。本文取兩章老子淺說在人工生態系裡如何沒身不殆的領導學養:
2017/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