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I進階:腦機介面的發展趨勢與應用 智慧應用 影音
TERADYNE
Event

HMI進階:腦機介面的發展趨勢與應用

  • DIGITIMES企劃

國立陽明大學專任教授郭博昭
國立陽明大學專任教授郭博昭

電腦人機介面從早期透過鍵盤滑鼠,到近年來流行的觸控、手勢、體感偵測等新技術,且有實際產品在市場上銷售。接下來,人機介面的再進階,有人說是腦波控制,這是個什麼樣的技術,就讓這方面的專家,來說明他們在腦波的研究與應用的發展…

腦波的發現

論壇最後邀請到國立陽明大學專任教授郭博昭,來講解“人機介面再進階:腦機介面的發展趨勢與應用”。他表示有關腦波的研究,科學、醫學界早在100年以前就在進行實驗。

郭博昭說,19世紀末,腦波的始祖-柏格(Hans Berger),觀察到電鰻身上發出電波,讓他猜測人類身上也會有相同的現象。於是他開發了世界第一台腦波儀,並成功記錄人類的頭蓋骨上的腦波活動,1929年將成果對外發表,可說是人類史上第一次發表的腦波記錄,命名為「腦電波圖」(EEG,簡稱腦電圖)。

人類的大腦裡,有許多神經細胞日復一日不斷活動;細胞活動會發出電磁波,若用科學儀器偵測腦的電位活動,在螢幕上看起來就像海浪波動一樣,故稱之為「腦波」。

醫學界開啟腦波測量的大門

柏格當初的目標是想透過腦波,來做精神醫學的診斷,以治療失眠、精神分裂、憂鬱症等患者。由於腦波和人類的意識活動有關係,吸引各界研究者的加入,開啟了腦波研究的大門,使得腦波醫學領域的應用也隨之而生。

由於當時(1929年)還是類比技術,研究者必須用很大台的機器,透過在人腦測量出腦波,再透過放大濾波,然後經由人工判讀,以獲得人類清醒時、作夢時、淺睡時、深睡時的各種腦電圖,進而做為疾病的診斷參考。

傳統類比的年代,機器都是東拼西湊,且又大又笨重,其採用真空管放大技術,量測時難免會有雜訊,造成量測時的誤差。而量測時間動輒幾小時,機器會列印出厚達十幾本書高的測量報表,接著腦波測量員要從這堆厚厚的報表中,找出病人的異狀,可說是非常曠日廢時的事情。

類比腦波測量技術,經過了幾十年的不斷改進,直到了1980年代進入數位時代之後,機器可以在人腦測量出腦波、放大濾波後,就直接進行類比數位轉換,然後交給電腦來判讀,以進行疾病診斷。機器簡單化了,也能省去人工判讀的所耗費的精力與時間。甚至近年來,廠商開發出可以隨身攜帶的腦波儀,以供外診醫生使用。目前數位腦波儀的等級與種類繁多,價位從幾十萬到百萬都有。台灣許多大型醫院紛紛引進數位腦波儀,透過腦波的精準測量,以做為治療精神疾病的參考依據。

在診斷費用部分,傳統類比的儀器,可能要耗費到2萬美元加上2小時(報表分析),在類比的機器上,可能只要2千美元加上0.2小時,就可以獲得數位報表與判讀結果,又快又省錢。

腦波測量的種類與功效

20世紀初由於技術瓶頸,測量腦波採「侵入式」方法,將訊號接收器直接植入大腦的灰質,以便獲取較強的神經電流信號。不過這樣會傷害到身體,甚至引發免疫效應,且測量時也會因為接收器在人體內受到干擾,使信號強度衰減甚至消失,所以此法越來越少人使用,目前此方法僅用在動物實驗上。

後來改成「非侵入式」方式,經由電波感測貼片,貼在頭皮上。讓感測貼片能夠記錄頭殼上、並透過電波放大器所獲得某兩點電位差隨時間的變化圖,通常以微伏(uVolt,百萬分之一伏特)為單位,利用此方式來測出EEG(腦電圖)。

腦波測量跳脫醫界 進入腦波控制的領域

以前腦波儀的改良是以更精確為改進空間,後來為了讓腦波測量更方便,廠商後續的改良都朝向更輕巧、更簡化的方式來進行,例如不需要再接一堆密密麻麻的線。甚至有科技界與醫學界合作,研究如何透過腦波來控制,讓一些身障病患(如癱瘓、脊損、漸凍人等無法發出聲音的病人),透過用“心想事成”的方式,達到控制電腦、玩具,或與其他人溝通的目的。

於是,1990年代開始,腦波量測從醫界走向科技界,開始進入「腦波控制」 的時代,廠商開發出有線腦波控制的產品,在市場上發表。郭博昭也鼓勵科技業者們,可以進入此領域,開發腦波控制的相關產品,因為這個領域尚在開發階段,值得更多有心的廠商加入。

不過他也表示,一般3C的產品,通常是以年或月為開發的單位,但醫界的產品則是以十年為單位。因為醫學界的產品要做可以,但為了要求精準,達到不會誤診的目的,通常要經過不斷的臨床實驗、改進,抽樣實驗,再改進,要做到能夠讓醫學界和一般大眾信服且能接受使用的階段,通常就是這麼久。

腦機介面的原理與產品

由於人腦外面有腦蓋骨,在測量腦波時僅會得到微弱的訊號,雖然侵入式的方式,直接將測量儀器的接線接到大腦上面,可量到最清晰的腦波。但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做到的。一般人會想,玩個腦波控制,還要讓身體受傷,寧可不要。

因此,廠商改在非侵入式的產品下功夫,做到精準的腦波測量,進而達到控制的目的。如g.tec公司的intendiX產品,就是給使用者戴上腦波感測帽,並以連線的方式連接到腦波儀主機。而電腦軟體從腦波儀獲得的電腦判讀之腦電波資訊後,就可以達到控制的目的。

郭博昭表示,這類產品因為帽子要戴很緊,且要用螺絲栓住,戴久了頭會很痛,玩起遊戲不見得比較快樂。而近年來也有其他廠商把此產品簡化,做到安裝簡單、方便攜帶,且無痛使用,玩起遊戲能夠比較快樂些。如神念科技(NeuroSky)的產品。

從有線到無線 從無線到雲端 腦波分析微晶片化 控制再進步

到了2000年以後,腦波控制產品走向無線設計,偵測器取得腦波訊號、放大、數位轉換之後,即可透過無線傳輸介面傳到電腦來判讀,進而達到控制目的。廠商紛紛開發出系統單晶片(SoC),將感測器微縮化,裡面只需要一個MCU、快閃記憶體、必要的電容、電阻、振盪器等元件,就可做出超小型、低耗電的腦波記錄器,以無線的方式連接電腦使用,並記錄腦波變化的數位資料。

接下來郭博昭展示其實驗室開發的產品,如KY-1是一種體積超迷你、超低耗電、可記錄一天以上的睡眠腦波紀錄器,類似汽車防盜器的大小,適合設計給門診病患使用,此外亦可設計成無線BCI(腦機介面)的產品。而其KY-3做到更微縮到僅硬幣的大小、可貼在身體頭皮上、身上的生理發報器。

2000年以後的無線化之後,帶動「腦波分析晶片」的發展,用微控制器直接做成腦波分析晶片,省卻電腦判讀這一步。而2010年起更進入了雲端時代,腦波分析晶片可以直接透過無線傳輸將腦波資料傳至網際網路(或雲端),然後透過iPhone / iPad就可以來看腦電圖,亦適合應用於穿戴式醫療電子產品上。

郭博昭最後舉例其KY12,就是一款雲端腦波儀,可遠距為病患記錄腦波,並將腦波資料即時回傳至雲端。因此腦波分析與腦波控制的應用前景無量,值得大家來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