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ADI
楊光磊
  • 台積電處長
台大電機系1981年畢業,獲加大柏克萊分校電機電腦博士。旅美期間曾任林肯國家實驗室與HP資深研究員,離美後曾陸續於特許半導體、華邦與世大積體電路任職,於1998-2005年間於台積電擔任研發處長,負責0.18/0.13微米與65奈米先進製程研發,2005年赴美負責台積電美國研發計劃及先進技術客戶合作專案,2012年轉任台積電研發基礎工程處及先進技術管理辦公室處長迄今。曾獲14屆國家產業創新獎-研發管理創新獎及行政院92年度「傑出科學與技術人才獎」。熱心於台灣年輕人的教育與職場問題,積極投入均一教育平台、為台灣而教等教育公益的推廣志工。
龍生龍鳳生鳳 談職場中的學習環境
前幾天在台科大演講「未來人才的學習力與軟體思維」,會後和幾位台科大教授餐敘,當中提到產學合作的現象以及在職場上員工訓練的問題,突然讓我想到幾年前在退休前幫公司領導階層寫了一份研發技術人才訓練的白皮書,我用的標題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個標題起因於我在訪問公司研發人員上過公司教育訓練課程後的感受,其中一位員工說,「Konrad,我們公司有錢,也請了很多很好的老師,我知道他們要教我成龍成鳳,但是當我回到座位上、每天都在打洞的時候,請問我怎麼成龍成鳳?」
2019/3/19
反轉台灣無動力人才的競爭力
前幾天收到一位我非常欽佩且談得來的教育界朋友的訊息,問起一個台灣教育的大問題:「最近大陸祭出多項優惠台生赴中就讀大學、就業及創業,長期下去這對台灣影響很大,想聽聽你的看法?」
2017/11/28
三方合作重塑台灣服務業的價值
方便又便宜的台灣服務業
2017/11/8
學術教育與技職教育的價值
我從小受到傳統文化「萬般皆下品,只有讀書高」的職業價值影響,一路從高中、大學、留美、一直念到不能再念的博士學位為止,27歲才開始真正全職生涯。求學期間,雖做過家教、實習、助教、研究助理等短期工作,都跟念書息息相關。比較起那個時代進入技職教育體系的同學,我們的就業年齡整整差了近9年,代表著一生九分之一或十分之一的時間。
2017/10/16
為何年輕人只求「混口飯吃、活下去」:解方篇
如何改變台灣職場的選、用才制度從量產學歷制到客制化,是一個極大的工程。
2017/7/19
為何年輕人只求「混口飯吃、活下去」:問題篇
最近在臉書上,我針對交大研究生自殺事件,回應台大葉丙成教授貼文的一段留言,意外地獲得很多葉教授粉絲的按讚和回響。最令我深思感慨的是幾段臉書上的留言:「自己想做的東西跟公司要的很難一樣,......最後大家還不是混口飯吃?」、「其實,現在年輕人的目標,說穿了,就是"活下去",......所以有職業,就是可以活下去的飯碗,......」
2017/7/18
從「差異性」與「共同性」反思更好的台灣
從出生到現在,我的一生有6成時間在台灣、4成時間在美國(大部分在矽谷),來回兩地,在不同文化中經歷讀書、就職、再到孩子的教育,也在不同文化衝擊中思考,直到最近幾年才慢慢理出一個頭緒,原來兩個文化針對「差異性」與「共同性」的認知和應用有根本的不同。
2017/6/28
由外而內的學習三部曲
我們每天透過各樣的方式、經歷與生活進行學習。學生的天職是學習,工作後必須要學習來處理每一天工作的需要,退休後要學習如何善用自己的時間,不只照顧自己的健康,也能夠對社會還有一些剩餘的幫助。
2017/4/28
「不忙」的人生哲學
時代快速的變遷,讓我們感受到時間的壓力和忙碌。1985年,由滾石音樂岀版的張艾嘉專輯主打歌「忙與盲」,是繼1981年「童年」之後,張艾嘉最膾炙人口的另一首歌。
2017/4/10
Not PDCA, But PDCA
看到我的同學王文漢最近在電子時報「同窗、同學」專欄寫的”創新:大膽選題是成功的一半”,提到耐心走完「選題三步曲」來引導團隊,回想起多年前,我結束美國的研發工作,回到亞洲因緣際會地轉入半導體工廠,開始大量地使用PDCA(註1) ─ Plan (計劃)、Do (執行)、Check (查核)、Act (行動)。之後回到台灣轉回原本的研發工作,PDCA仍然是所有台灣研發人員慣用的詞彙,只是這個原本立意良善的管理工具,加上了台灣人「勤能補拙」的美德,竟然造成了使用PDCA的普遍偏差和亂象。
201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