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產業展望:從汽車市場變化看中國車業崛起
2023年是中國大陸汽車產業崛起的關鍵里程年。一方面在中國國內市場國產品牌市佔率首次過半,一方面趕超德日,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2024年我們將見證其進一步擴大戰果,全球各地市場的汽車/電動車品牌競爭,也將陸續出現洗牌的情況。國內市場首次市佔過半中國輕型汽車市場佔全球1/3規模,電動車市場佔全球近6成,中系業者只要在中國國內拿下顯著市佔率,在全球就能取得規模市佔率。從整體汽車市場勢力變動來看,中國國產品牌2016年的市佔率為40.7%,其後於2020年來到最低點的35.7%,其後便逐年提升,2021與2022年市佔分別為41.2%與47.3%,2023年前11月合計市佔率進一步提高至51.7%,11月單月市佔率更已高達55.3%,預計2023全年可破52%市佔。外資合資品牌長期以來以生產與銷售為主,在研發與決策上多受制於海外母廠,而隨中國國產品牌業者在電動車與ADAS、智慧座艙功能與規格上推陳出新,且產品區隔上覆蓋包括豪華車在內的各個價格區隔,而隨品質與功能規格提升,中國消費者逐漸對國產品牌有更高的接受度時,市佔率消長之勢便一去不復返。在自主品牌崛起的過程中,德國除外的歐系品牌及韓系品牌是先被洗刷出局的業者,2022年便已各拿不到2%市佔率,日系與德系業者則在2020年市佔率分別拿下24.1與25.5%的近年新高,其後便逐年下滑,至2023年11月僅守住15.6%與18.7%市佔率。2023年以日系業者的下滑最為明顯。若檢視2023年1~11月零售銷量,廣汽豐田年增率衰退5.3%,一汽豐田僅成長2.3%,低於整體市場成長;本田中國2022年銷量已跌12.1%,2023年至11月累計銷量再跌13.5%;日產汽車2022年走跌超過22.1%,2023年至11月累計銷量再跌28.6%。三菱汽車更於10月初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在2023年1~11月中國汽車零售銷量前十大品牌,合計拿下58.9%市場,其中中國國產品牌比亞迪、吉利、長安、奇瑞、長城名列第一、三、四、九、十位,合計市佔率達32.7%,合資品牌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廣汽豐田、上汽豐田、一汽豐田則合計拿下26.2%,差額已超過6個百分點!自主品牌主宰國內電動車市場電動車取代油車趨勢,是中國國產品牌崛起的一大主因。全球電動車普及以北歐國家為先,但市場規模甚小,中國則是近年滲透率發展緊追其後,但超大規模的市場。中國整體車市近年以2017年為高峰,零售銷量2,371萬輛,此時油車(純油車及混動車合計)仍有2,319萬輛銷量,其中純油車2,309萬輛,混動車(HEV)10萬輛,另電動車僅有52萬輛。自該年起迄今,每年純油車銷量均為負成長,至2022年僅剩下1,410萬輛,2023全年估計約在1,300萬輛,比2017年少了整整1,000萬輛。即便混動車2023年估計增為85萬輛,仍無法掩飾整體油車市場大幅衰退的情況。中國石油巨頭中石化已於8月提出,2023年便是中國燃料汽油的高峰,較其先前預期提早2年!電動車佔中國整體汽車市場佔比,從2022年1月的17.0%,大幅提升至2023年11月的40%。至2023年11月累計中國國產品牌約拿下85%市場,其餘仍稍有點市佔率的美系品牌與德系品牌則僅各拿下約9%與5% 的市佔率,日系品牌僅剩1%,至於韓系與其他歐系品牌已幾無市佔率可言。在2023年1~11月零售銷量前十大電動車品牌中,只有Tesla與合資廠上汽通用五菱排名第二與第五,其餘包括比亞迪、廣汽埃安、吉利、長安、理想、長城、蔚來、奇瑞均為中系業者。若看2023年1~11月中國汽車的價格市場結構,高價區隔人民幣(以下同)40萬元以上、30萬~40萬分別佔3%、11%,中高價區隔20萬~30萬、15萬~20萬各佔17%,低價區隔10萬~15萬、5萬~10萬及5萬以下各佔比34%、15%及3%。電動車滲透率最高的是5萬以下區隔,其次是20萬~30萬區隔,2023年11月滲透率分別達到85%與52%。近幾年中國國產電動車業者的市場拓展,其中一路的發展是從5萬以下區隔進而延伸到5萬~10萬及10萬~15萬區隔的小型車及緊湊型轎車區隔,2023年11月滲透率分別為41%與32%。另一路的發展則是20萬~30萬區隔,往下一區隔15萬~20萬及往更高價的30萬~40萬及40萬以上的大型車/豪華車區隔延伸。2023年11月的滲透率依序為36%、46%與32%。除了純電動車銷售持續成長外,2023年更出現以理想為首的增程式電動車市佔率大幅成長的態勢,在30萬~40萬區隔市佔率已逼近純電動車,而在40萬以上區隔2023年各月銷量均勝過純電動車。 中國躍升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非造車新勢力的中國國產車廠很早就開始拓展海外市場,但在2010年前每年出口量都在70萬輛以下,2011到2020則成長一個位階,來到80萬~120萬輛間;自2017年起則每年維持穩定破百萬輛的出口規模。疫後出現中國國產品牌的成長大契機!此時中國既有業者以及造車新勢力在國內市場激烈競爭下,已經有了一批在電動車或在ADAS/智慧座艙的功能與規格上突出的車款,且因內需市場激烈競爭讓其具備高性價比,而車廠為尋求量產經濟規模及中長期成長而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此時正好面臨全球疫後缺料,新車交期長久的供給缺口,中系業者趁勢而起!2021年與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達219萬輛與340萬輛,2023年1~11月擴大為476萬輛,全年可破520萬輛。從2020年的108萬輛迄今,短短4年增加400萬輛,也讓中國在這幾年連續追上南韓、墨西哥、日本、德國,於2023年首度躍升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在這些中國出口的汽車中,外商中除Tesla外,其餘歐美合資廠相對出口不多,中國國產品牌則佔整體出口的85%左右,主要業者包括上汽、奇瑞、吉利、長城、比亞迪等,主要出口地區為歐洲、南美、東南亞與中東。因俄烏戰爭外資車廠退出之故,俄羅斯異軍突起,成為2023年中國汽車第一大出口市場,2023年7月起,中系業者便已拿下過半市佔率;其次出口主要市場依序為墨西哥、比利時、澳洲、英國、沙烏地阿拉伯,泰國、菲律賓、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西班牙;其中在海外第二大市場墨西哥,市佔率也已經破20%。除透過整體出口全散裝料(CKD)外,中系業者也積極在海外設置生產據點,進一步拓展各地市場。過去這些年,包括上汽MG品牌、長安、吉利、長城、奇瑞,已陸續在泰國、印度、巴基斯坦、印尼、俄羅斯、埃及等地設廠,接下來包括比亞迪、長安、廣汽埃安、奇瑞都會在泰國建廠,此外比亞迪與長城至巴西設廠,奇瑞至印尼設廠。此外,令美國開始緊張的是,包括比亞迪、MG與奇瑞均已在評估在墨西哥設廠。回顧豐田、現代/起亞、福斯等車廠的發跡歷史,都是先在國內市場取得領先,其後透過貿易方式拓展出口,再進一步至各地設廠深化經營市場,其後在主要市場拿下顯著市佔率。石油危機後的美國市場之於豐田、現代/起亞,又如經濟起飛後的中國市場之於豐田與福斯,繼之成為全球領先車廠,如今中系車廠正依循前人的成功模式崛起!2023年是中系業者在內需與出口市場出現結構性轉變一年,中系業者如何進一步擴大戰果,加速顛覆既有的市場與產業結構,既有汽車產業領先國家是否會擴大祭出相關政策延緩中系業者崛起之勢,將會是2024年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