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DTResearch
ADI
車用顯示器的商機
傳統LCD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又受制於中國面板廠的擴張壓力,台廠積極往車用商機布局,根據DIGITIMES Research調查,2022年全球車用面板的總量已達1.89億片,需求仍會穩定成長。但廠商所見略同,沒有人想啃硬骨頭,那麼如何在車用商機中找到立足點,甚至布建健康的產業生態系,避免價格上的過度競爭呢?根據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楊仁杰報告,車用面板大致區分為中控台、儀表板、後照鏡、抬頭顯示器與(HUD)其他五大類。中控台幾乎應用在每一輛汽車上,2022年因為歐洲車廠出貨不順,全球出貨量從2021年的9,680萬片,略減為9,530萬片。中高階汽車都幾乎以面板取代傳統的儀表板,因此2022全年也有6,570萬片。這兩個車用面板的主力市場,比較需要關注的是新的面板解決方案,例如儀表板、中控板是否會三合一,整合成為一片大尺寸的面板,親民車款的主流需求是否會從7吋面板擴大到9吋規格,而Micro LED面板何時開始量產,並逐漸替代傳統的LCD面板呢?日廠豐田(Toyota)與日產(Nissan)的主流車種,都將中控面板升級到9吋,儀表板也會逐步電子化。但更勁爆的是各種規格在車廠走出傳統供應鏈,供應商推薦的新規格不斷出現,以3片12.3吋面板並列在前座,甚至30.4吋的長型儀表板,搭配副駕駛座22吋儀表板的解決方案也被推上檯面。2022年HUD僅有650萬片的商機,但預期2023年將會有顯著的成長,全球市場將擴張到929萬片,從2022~2027年間的年均成長率可達17.5%。在諸多車廠中,福斯汽車(Volkswagen)已經在2020年推出AR HUD概念車,亮度雖然不如DLP的技術,但虛像距離、視野都獲得明顯的改善。LCD面板成為HUD的選項,也有助於台灣面板廠擴張新商機。至於後照鏡面板的需求,目前仍以大型車輛為主,一年僅有260萬片的商機,DIGITIMES估計,在Level 3全面普及之前,後照鏡仍不會被取代。整體而言,中控面板的全球需求將在2023年突破1億片,其中9吋以上的面板滲透率將過半。至於儀表板面板的需求,將在智慧式座艙普及後慢慢走進大尺寸的時代。至於HUD與後照鏡的面板需求,目前仍屬於緩慢成長的利基型需求。到2027年為止,TFT LCD面板仍是主流面板,AMOLED與Micro LED雖然慢慢看到商機,但數量有限,台廠應關注如何在傳統面板上,附加新的價值,系統整合的能力將會是下一個重要的挑戰。展望未來,中系面板廠商在車用商機上緊守中國市場,而在中國從清零到大解封的過程中,國際知名車廠陸續調整汽車供應鏈過於仰賴中國的結構,台廠在新的時代會有新的商機,如何挑戰高階商機是一大課題,只是台灣在AMOLED等新技術上過於保守,專攻、深化LCD面板商機之外,並無太多的選擇。
2023/1/16
平板電腦撞牆,OLED滲透率不如預期
2022年平板電腦使用OLED面板的比重是6.2%,2023年比例會增加,還是減少呢?DIGITIMES Research研究員許純嘉簡報告知,2023年的比重將會略降為5.2%,而使用傳統LCD面板的比重將是94.5%。這是市場需求導致,還是供應鏈的影響呢?根據DIGITIMES Research調查,全球平板電腦的銷售量,從2020年的1.54億台,減少到2021年的1.4億台,以及2022年、2023年的1.37億台。市場需求平緩,導致廠商在控制成本上更為謹慎,當高單價商品不易突破時,降低成本反倒成為關鍵性的考量。所以新技術投資如何最佳化,是經營者最大的挑戰,台灣並未真正投資OLED面板,走的是系統加值的路線,在車用商機浮現時,也有一定的道理,我還記得半導體業的前輩楊丁元曾說,太早的創新會是種懲罰!其次,在平板電腦的品牌商中,除蘋果(Apple)之外,其餘的主力大廠集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華為、聯想。為了拉抬平板買氣、創造附加價值,蘋果從2021年起試著帶動Mini LED產品商業化,最顯著案例導入是12.9吋的平板電腦(iPad Pro)與MacBook Pro。台灣顯示驅動IC(DDI)設計業者也積極投入,並已陸續於2022年量產各種方案,希望能把MBLU(Mini LED backlight module)效能更加提升,讓Mini LED在IT產品(包含Tablet/NB/Monitor)的滲透率大幅提高。2022年三星、聯想、華為都嘗試提高OLED面板的比重,其中三星平板OLED面板比重是20.5%,華為是15.7%,而聯想則是11.1%,顯示品牌上並不迷信新規格、新產品的效益,這在IT終端產品中,是極少數的例子。表面上,品牌業者並非台商大廠,但背後零件供應鏈都是台商的生產體系。長期而言,如果OLED滲透率提高, 表示背光模組需求降低,供應鏈相關廠商會有負面的影響。因此Mini LED的商轉/落地與滲透率,甚至不久的將來,Micro LED的商轉都會是平板供應鏈關心的話題。
2023/1/13
多元的應用,無限的商機
2007年iPhone出現以前,個人電腦是創造數據的主力,之後的智慧型手機將市場延伸到庶民百姓,而現在大家想像的是電動車與車聯網可能帶來的商機,這將會是第三台的行動電腦。那麼驅動第四台行動電腦的關鍵應用從何而來?有人告訴我「衛星通信」會是10年、20年後的關鍵力量,那時6G無所不在,山巔水涯也不是障礙,無線基地台不再是唯一的依賴,那麼由半導體驅動的新商機,應用到高頻、高功率的技術需求,無論是應用面或產業面,既是商機也是危機。此外,我們必須用「時程」的觀念來因應產業的變遷,長期而言,氮化鎵(GaN)必然影響衛星通信與手機的應用。未來5年內,GaN元件運用仍以基地台與軍事用途為主,中低軌道衛星應用則在5~10年內慢慢看到雛形。台灣就算無法參與基本規格的訂定,但這些未來商機,可能出現高度差異化的應用結構,台商從晶圓製造、IC設計,到終端設備的生產製造都有尚待發掘的商機。從大趨勢看,無論電動車、人工智慧或軌道衛星等新興領域,中國知道這是國家生存的命脈,必然會善用各種資源,不計成本地打通任督二脈。加上中國市場的多元結構,地方政府「嚐鮮」的習性,都有助於新興科技在中國落腳生根。以電動車為例,中國電動車之所以能在全球佔有一半的比重,與中國領先推動電動車產業息息相關,而中國市場中,除與物聯網產業連結的商機之外,又推演出城市用的低階電動車與長程、國際規格的電動車。各種價位區間,甚至連結到電動巴士的產業鏈,讓全球仰賴中國供應鏈的同時,也有很多疑慮。新商機形成的模式可以出現在電動車,當然也會出現在軌道衛星、元宇宙、區塊鏈、虛擬貨幣等各種新興領域。特別是中國具有優勢的維穩、監控、資安領域,中國在國家政策與戰略指導之下領先全球,我也一點都不意外。對台灣廠商而言,正面思考的人認為商機無所不在;負面思考的人,認為紅色供應鏈崛起,就沒有好日子過了。在美國高喊重新掌握供應鏈時,制衡中國的力量也給了台廠轉圜空間,商機與危機,存乎一心而已。
2023/1/12
新聞方針,誰說了算?
媒體如何訂定新聞方針,有爭議的新聞到底誰說了算?傳統的新聞教育告訴記者要有正義感,要充分發揮監督社會的第四權,至於報社管理團隊如何訂定編輯與新聞方針,似乎不曾聽過,甚至感受到經營管理階層可能更在意「政治風向」與「網路流量」。在具爭議的新聞方針下,加上網路平台、自媒體的干擾,生存已經是媒體老闆在新聞取材與編輯方針背後說不出口的難題。類似電子時報這種產經媒體,只要堅持專業,就可以在政治風向上可以相對容易因應。至於網路流量,由於電子時報屬於封閉、收費型網站,網路流量固然重要,但不必譁眾取寵,有時流量不高的專業新聞,反倒在資料庫查詢時有更高的價值。例如,低軌道衛星、車用半導體的技術規格與市場趨勢分析,對現在多數的讀者而言價值不高,但對於企劃、管理人員掌握未來趨勢,卻可能是重點工作。除此之外,針對國內外大企業,我們有無喜惡,或者應該給記者一個適當的指引。年底之前,我召集了報社內的記者,重申電子時報的新聞方針,也對新聞取材的優先順位有一定的承諾。不涉入股市,是電子時報最重要的新聞方針之一,我認為股市新聞容易有爭議,加上股市新聞多數只有一天,甚至因為網路而壽命更短。電子時報以資料庫取勝,股市新聞非我們所長,與其可有可無,不如專注自己擅長的領域,這也是電子時報擁有龐大研究團隊的源頭。有了嚴謹判讀的數據支撐,新聞的速度與深度在電子時報深化交融,成為這幾年快速成長,並與其他媒體不同之處。展望2023年,我們還會持續投資,並且深信分散型生產體系,以及電動車、物聯網都將給產業帶來新的面貌,專業資訊的需求,不會在景氣走跌時就停滯不動。針對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是友,還是敵?我們是專業媒體,公平對待是原則;吵得不可開交的半導體「去台化」,我以專業的角度說這是假議題,相信半導體業界會在地緣政治的多重考量下做出適當回應,我們是提供資料的「刑警」,不是判定是非的「法官」。至於鴻海的「MIH」,祝福鴻海善用台灣的生產優勢,取得更好的制高點,鴻海在全世界的成功,將會是台灣其他製造廠的參考範例。台灣ICT產業的新布局、戰略能否產生實效,有很多的變數,我們不斷地追蹤、提供差異化的資料,善盡新媒體的職責。專業的新聞細節,記者說了算,因為他們在第一線,必須尊重記者的判斷。但經營原則應由經營團隊負責,我們公平對待每一家公司、正面思考產業的價值,不打空包彈,不無病呻吟,不會光寫讚美企業的故事,不濫發獎牌,不做難以量化分析的調查。現在很多專訪除了受訪者自嗨之外,已經沒人相信了,這是媒體的黑暗時代,我們也不該在土石流上,倒進更多的垃圾!
2023/1/11
專訪公關教母丁菱娟
《勇敘時光》節目我邀好友丁菱娟,分享她的人生經驗。丁菱娟把自己的人生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發掘自己獨特的優勢,第二個階段創業,現在進入第三個人生,她想做什麼呢?1980年代中期,台灣電腦業剛剛起飛時,丁菱娟投入宏碁門下,從產品展示、行銷企劃樣樣都做,學會在科技業生存的基本技巧,也感恩上市的宏碁給了她第一桶金。之後加入精英電腦,做的也是企劃工作。1992年時,拿著僅有的積蓄去唸書,不為別的,就為了圓一個夢。返台之後,決定以自己的專長創業。她是台灣第一家科技公關顧問公司的創辦人,她知道跨國公司的需求,而傳統的公關公司對於科技業的理解不足,這是她的機會,也符合她的專長。之後,奧美公關基於擴張台灣科技領域市場影響力,購併丁菱娟創辦的「二十一世紀公關顧問公司」,改名「世紀奧美公關顧問公司」,她在擔任幾年董事長後功成身退。已經擁有豐富人脈與經驗的丁菱娟,選擇AAMA等公益服務事業之外,又創辦了「影響力品牌學院」,專門針對台灣的中小企業傳遞公關專業知識,並分享創業心得。錄影之前,我傳了個短訊給他,我說我們兩人有30年的交情,如果唇槍舌戰,容易針鋒相對,不如正面思考,談談對方的優點。我說,「氣度」、「美麗」、「裝笨」是丁菱娟的三個優點。好友們都叫丁菱娟是「丁丁」,丁丁從不與人計較,是朋友圈子裡的開心果,怎麼嘲弄她都可以,只要在最後說:「妳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女人」,她就會盡釋前嫌,不會記仇。好人緣是公關事業最重要的成功關鍵因素,她做到了,而且是在大家都沒注意的時候,成為第一家橫跨科技與公關領域的成功創業家。事後觀察,丁菱娟「裝笨」的本事,也是她成功的關鍵之一。犀利,聰明外露容易招嫉,這是公關事業的大忌。對於未來,我們都明白,時代的幸運兒就像中了樂透的人一樣,面對社會要正面思考,商機來自多變的時代與技術背景,每一次都是挑戰,但每一次變革也都是機會。年輕人不用自怨自艾,時代不同,機會也不同,各自善用自己的專長,自然可以找到生存的空間。
2023/1/10
《AI世代與我們的未來》讀後感(2)
人類透過理性的辯證,建構一個相互約束的國際秩序與公平交易法則來避免低層次的鬥毆,甚至戰爭,但這個功效時好時壞。知識、資訊要有用,總是要在文化與歷史的框架中取得論證過的理解。數位世界的人們缺乏耐心,智慧的價值來自認同,而不是內省。理性是最重要的元素,過去歷史、語文、距離都會限制我們的想像空間,但現在有了網路與人工智慧,人與智慧之間的距離正在縮短,我們必須對未來世界抱持樂觀的態度。圖靈之後專業用途的人工智慧在學習人類經驗的過程中更有效。例如,將人工智慧用在自駕車、智慧工廠的機器手臂或者無人機上,成為無人機的副駕駛或正駕駛,在高速公路並不複雜的車況中,替我們執行長途駕駛的工作,可能比人類更安全。然而人文素養越高的人,對文化的敏感度越高,因此自動翻譯的經驗,可能是美好的效率與文化交流,但也可能是模仿政府、刻意導引風向的網軍,真假虛實之間出現很多爭議。民主國家可能要面對極權國家集合全國之力發展監控系統、國防戰力的威脅。至此,我們不得不重新定義人類與人工智慧之間的關係。人工智慧到底是伙伴,還是可以全權處理、判斷、分配資源的代理人?人類要的是效率,還是自己的尊嚴?從工業時代以後,「效率」一直是我們生活上的誘惑,甚至是難以避免的誘惑,人的「尊嚴」則生存在隱諱幽暗的角落。直到近代我們才有福利保險的觀念,藉以保障弱勢,建構人類社會最恰當的互動關係。但這些關係顯然因為人工智慧必須面對新的挑戰,從個人的體驗,大到國家安全、競爭力的對比,我們確實面對一個從文藝復興以來,一次新的啟蒙運動。好的作者總是可以啟迪心靈,改善思考的方法,而不是鉅細靡遺的告訴你每件事的細節,又缺乏說服力的論述。理解人工智慧與每平方毫米有幾個電晶體一樣的困難,但我們卻必須找到解讀這些尖端科技的奧妙之處,並提出對未來發展趨勢的看法。中國的半導體能否彎道超車呢,也許能與美國競爭的人工智慧是解決方案,那麼台灣的人工智慧發展模式,是要專注「專業領域」的人工智慧,還是「通用型人工智慧」。從傳統的觀念來看,「通用」好像比較沒用,要追逐特定領域專家的能力,其實在人工智慧的應用上反倒比較容易,「通用」的困難在於過去學習經驗有限。其次,如何發展出便宜有效的運算能力,也是另一瓶頸,如果十年之內,數據運算用掉我們20%的能源電力時,在能源有限、溫室效應的壓力下,我們將會面對很大的困難。防守型 vs. 攻擊型人工智慧無所不在,也跳脫傳統的框架,我完全贊同台灣應該有個數位發展部,但這屬於「防守型」的系統,與經濟部外向發展「攻擊型」的產業結構截然不同。當人工智慧出現軍民兩用時,越先進的數位社會,就可能出現更多的漏洞,管理這些漏洞的人需要有更宏觀的眼界,在制訂管理規範時不會有太大的失誤。至於「攻擊型」的科技產業發展目標,更是台灣生存與差異化的命脈,看起來很笨,但實際上卻無可替代。 
2023/1/9
《AI世代與我們的未來》讀後感(1)
人類嘗試以電腦取代人腦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直到最近幾年,在網路平台的支撐下,大數據、機器學習、專用/泛用人工智慧(AI)概念趨於成熟,AI不再遙不可及,甚至是很多國家戰略型的發展計畫。但成功的人工智慧新創案例,多數來自美中兩國,對於台灣這樣的國家及使用者觀念下,如何正確地認識AI,反倒成為一個新的課題。如果把人工智慧當成搜尋資料的工具,那就太偏頗、狹隘了,《AI世代與我們的未來》這本書,從神學、文藝復興、現代科學一脈相承積累的哲學思考能力做出最恰當的解釋,並引領我們面對未來的世界。從神學到文藝復興走向AI之路在一神教的教義之下,大家都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神的旨意,我們對於世界的理解不該脫離神的教誨。但經過文藝復興的階段,大航海時代開拓了歐洲人的視野,知道東方的中國、拉丁美洲各自存在不同的宗教、價值觀。過去以神學為核心的思考體系受到挑戰,但那也只是歷史上人類進化、演化的過程而已。新教徒從科學的論證鼓勵獨立思考,但世間萬物仍然受到本身條件的限制,例如檢測設備在不同的溫度、精確度底下,仍會有偏離或使用者本身知識的極限,讓我們在追求真理時,仍會面臨很大的侷限。這本書告訴我們,人工智慧經過學習之後,可以跳脫時間、歷史經驗,提供最好的驗證,這也讓我想到元宇宙等更多相關技術的進化,將帶給人類的衝擊。在伯拉圖的《理想國》中,將知識視為核心,但也把人類當成關在山洞裡的囚犯,看到一點點岩璧上投射出的陽光,以為那就是真理。人類不瞭解的,都是神的領域,先認識上帝,再認識世界,人類必須透過神才能理解世界。但在中古時期,人們透過神職人員才能解讀神的旨意,違背神職人員就是違背神,甚至會遭遇被懲罰或迫害的下場。但印刷術的發明改變了這件事,神的旨意不再需要經過神職人員,很多人在自己專精的領域都具備挑戰神職人員的能力。從此獨立思考、專業知識變成很多人追求的目標,而透過詩歌、美術、建築等不同的媒介,表達自己的哲學觀點成為顯學,人文主義成為這個時代新的指導原則。培養社會大眾的閱讀、學習的精神,都是這個時代背景的產物,地理、生物的探索,也成為許多人追求的目標。這個階段,人類在科學、數學等很多領域都有驚人的發現,但也面對「哲學」思考能力的極限,所有的靈魂面對問題要有辨識、思考的能力,一個想法連結下一個想法,相互印證才能找到接近真理的事實,這就是學習。真相不是來自物質的堆積,而是心靈的感知,理性最艱難的任務就是認識自我。我們無法精確地掌握每件事的真偽,也難以在變動性的環境中掌握最佳時機。在最短的時間,繁多的資訊中,找出思考的脈絡與捷徑,而這可能是人工智慧最大的價值。透過人工智慧取得最大的感知能力,新的時代、新的工具上場了,我們不可對人工智慧一無所知!
2023/1/6
新年新希望:不用印鈔機,也能印出鈔票嗎?
聽說近30年台灣最賺錢的媒體,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2008年金融海嘯以前的週刊雜誌。但我認為金融海嘯不見得是分水嶺,而是智慧型手機的問世才是改變媒體生態的關鍵。聽說當時最賺錢的週刊一年可以賺到新台幣3億~4億元,發行量動輒10萬~12萬份的雜誌,續訂率超過8成,加上企業忙著上市、募資,會寫故事的媒體,搶得到發行量就是獲利的保證,印週刊跟印鈔票差不多,這是一位媒體業前輩告訴我的故事!但經過十幾年的演化,智慧型手機出現以後,雙向的數據流通模式改變了我們的閱讀、視聽行為,媒體開始必須付費給社群通路,否則極少讀者會到媒體網站閱讀資料,更多網紅、企業經營的自媒體也分流很多讀者。如果內容大同小異,如何期待讀者、觀眾把關注度放在傳統紙媒上呢?此外,傳統紙本面對的挑戰不僅是網路的威脅,紙張、人事、發行費用暴漲,印一本賠一本,反倒成為媒體業極大的挑戰。創業之初,正好是週刊的黃金時代,我知道玩不過媒體業的前輩,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找到獨特的商機。從第一年開始,我們就將所有的資料數據化,結合新聞的速度與研究報告的深度,打造一個不同的資料庫,並且透過會員服務機制,長期服務電子業的客戶。深度、長期的耕耘,DIGITIMES的客戶已經擴張到金融與校園、研究機構,我們比一般會員客戶更瞭解產業資訊的服務模式,在電子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現在就算不用印鈔機也能印出「少許」的鈔票。很多人問我,電子時報發行量多少?我說這個重要嗎?如果傳統的發行收入不到整個公司營收的3%,您覺得DIGITIMES還算是媒體業嗎?我常說電子時報是「產業講義」,我追求的不是發行量,而是專業。高所得、高教育水平讀者每天5~10分鐘瀏覽一下,大致知道產業變化便可,需要專業資訊時,到我們的網站找。我們的工作是讓大家很容易自己找,提供可以下載的研究報告。我們是封閉型、收費網站,網頁流量都是獨有的,這是Google與Facebook之外的網路淨土,不僅可以創造網路行銷收入,甚至可以細膩分辨讀者比較專注半導體,還是在探索車用電子的商機?這些學有專長的讀者,同時也對特定的科技保持關心。例如,關注低軌道衛星、東協南亞的工廠、伺服器長短料,或者車用半導體商機的讀者,也會成為我們這類型專業研討會最穩定的聽眾來源。DIGITIMES一年能舉辦很多場專業研討會,關鍵在於我們的讀者是「兼具專業與多元」的雙重特性。他們關注整個電子業的發展,但也對於未來專業技術的演化非常關切。公司賺錢重要嗎?當然重要,因為這樣才能以優渥的薪資,找到最好的員工。我們的營收佔電子業比重微不足道,也沒有人在意,但台灣電子業是我們成長的基礎,所以我也說,「台灣電子業的繁榮是DIGITIMES員工的共同責任」。
2023/1/5
是誰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
在MOD上經常可以看到兩部中國中央電視台拍攝的影集,一部是《日出之食》,另一部是《航拍中國》。《日出之食》介紹的是中國各地的早餐美食,而《航拍中國》是以中國各省為單位,透過空拍機抓取最美麗的鳥瞰景色。黃河出海口是個泥灘地,尋常人難以接近,而遼河出海口的蘆葦蕩,人跡罕至,也是許多候鳥的棲息地,更因為土地酸鹼值不同而形成紅沼澤。紅色的沼澤將大地染了個絳紅,這裡屬於遼寧營口,而營口也是我國中歷史老師的故鄉,他老了,是落葉歸根,還是以台灣這個異鄉為家鄉呢?《日出之食》從北京人炒肝、豆汁,山東人的油條、包子,談到雲南人的米線、河北人的驢肉火燒。中國人愛吃,吃過早餐後渾身舒暢的感覺大致一樣,但這個節目的製作,從用詞遣字就已經感覺到不是隨興粗製濫造的作品。至於《航拍中國》從大興安嶺拍到黑龍江出海口,這裡是大米的產地,也讓我們從湖南的張家界、鳳凰古城之外,一覽八百里洞庭。我曾從長沙往北到岳陽看洞庭湖,然後往西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再搭車前往永州、桂林,回程路過衡陽,知道那兒有座落雁峰,聽說北方來的雁鴉到這裡就不往南飛了。這是我從劉兆玄的武俠小說《王道劍》中看到的,而這裡也是龍應台父親的故鄉,離毛澤東出生的韶山衝不遠。我走過中國上百個城市,也讀過很多描述新舊中國的書,但從書裡領略內容,自己走過,再利用空拍機回顧一次,確實是個不錯的經驗。湖南稱為瀟湘大地,60%的湖南人就活在瀟水、湘江流域上,台灣人對於這裡發生過的戰爭,或者影響近代中國深遠的湘軍又有多少理解呢?如果落腳北京,我會穿越燕山,往壩上草原的方向去看看內蒙的草原,然後在大同看看1,500多年的雲崗石窟,想像2,000多年前漢高祖被匈奴圍困於平城白登山的故事場景。沿著黃土高原邊上再往來南是雁門關、太原、平遙古城、祁縣的喬家大院。沒去過北方,沒看過黃土高原,不會知道陝北為何養出了蘇維埃政權。在中國旅行時,印象最深刻的是藏區的稻城亞丁。那兒海拔超過4,000米,最高點的卡子拉山高達4,716米,那是我最接近上帝的一次高山經驗。這兩部影集,沒有太多統戰的語彙,倒是製作單位遊戲於中國文字之美,在帶領觀眾穿梭美景時也多了不少樂趣。市場不夠大,台灣的製作單位出不了好價錢、高成本,讓人嘗試更高難度、更精美的影片。如果台灣要拍出這樣的影片,能找到好題材嗎?不難;也許是水果、蔬菜,山巔水涯的精品農作,也許是各地市場裡的隱藏版美食,但好的題材不可能用將就的成本,要求製作單位做出好節目。台灣不缺錢,缺的是花錢的智慧,我們願意花點錢,還是存起來,或者發給老百姓更多的消費券呢?
2023/1/4
新聞很多是假的,小說、連續劇才是真的!
大家都在談PR的時候,新聞作業深受企業運作的干擾,組織化的網軍、自媒體,改變了媒體的生態,各種似是而非,被人工智慧調校過的新聞,或者來自民主國家與極權政府的內容、屬性也有很大的差異。人文素養成為分辨是非的基礎,但我們怎能期待社會上每個人都能格物致知,明辨是非呢?新聞很多是假的,刻意操作的,傳統上我們基於新聞自由的原則不能干涉,但我深信長期經營品牌、品質的媒體,終究有一天會成為獨立於網路平台之外的強大力量。歐美頂尖的媒體機構已經能以全球市場為基礎,布局長期收費的機制,但中小型的國家該如何因應呢?一旦媒體市場被網路平台控制,缺衣少糧的媒體還能存活嗎?願意以媒體為志業的年輕人,還有機會挑戰第四權的制高點,成為影響社會的關鍵力量嗎?一旦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沒有自主能力的媒體,將會是另一個國安問題。我曾經讀過一本小說,場景描述的是1920年代的湖南鄉下,民不聊生的社會底層群眾,組織了一個攻打縣城的隊伍。從人數規模、使用的武器、官方應對的方案,可以想像100年前的中國是如何不堪,這只是民眾在面對旱澇時,為了求生存而不擇手段的場景,讓我想到官逼民反的現實。《花園口》這本小說與《1942》這部電影,描述的都是河南人在中日戰爭時的困境。《花園口》講述日軍侵華時,國軍部隊為了延緩日軍搶攻武漢(中國工業中心)的時機,決定在鄭州附近的花園口炸堤,讓黃河水成為阻撓日軍機械化部隊進襲的時機。這個舉措確實有效,但卻是上百萬河南百姓用性命換來的。在《1942》電影中,老牌演員陳寶國飾演的地主,好不容易用獨輪車推著積攢的糧食要到陝西避難,但一路上他與覬覦糧食的飢民如何爾虞我詐,也成為那個時代最真實的記憶。我還記得有一幕是為了搶糧食,有人被倒栽蔥送進了熱鍋裡。人如螻蟻是戰爭中常見的影像,我們想盡辦法希望用各種規範規避戰爭,但顯然成效時好時壞!最近中國還有部《縣委大院》的連續劇正在熱播中,我沒有追劇的習慣,但這部連續劇前幾集,描述中國基層政府如何面對動遷、地方政府如何開會、書記與縣長的相對地位等都有明確的影像,所以我說這些都是真的。至於共產黨的地方領導們如何領導群眾,《縣委大院》裡的故事真真假假,在中國,共產黨說了算,那就請大家各自評論吧!
2023/1/3